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142322llws-002-2017-0012 | 发文字号:文政发〔2017〕18号 |
发文机关:文水县人民政府 | 发文时间:2017-11-09 |
标题:关于印发文水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现将《文水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文水县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19日
文水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前 言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攻坚期,也是扶贫开发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胜期。根据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扎实推进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如期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特制订《文水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编制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安排部署,如期实现全县3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目标的决胜期。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到2017年底我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聚力攻坚,扎实推进,确保按期实现脱贫目标。为圆满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科学编制我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引领性的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两年脱贫攻坚目标已经锁定,任务已经下达,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上下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把各行业各部门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才能形成“政府、市场、社会”脱贫攻坚大格局。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体,县直各有关单位共同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分级负责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按照相关要求部署,不断加大了脱贫攻坚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我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选派精兵强将,充实扶贫工作力量,配备专职扶贫副乡(镇)长和扶贫工作干部,坚持以上率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聚焦脱贫攻坚任务,下沉工作重心,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流动。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县安排130多个帮扶单位、派出1300余名帮扶干部,涉及全部县级领导,涵盖全县各乡镇,选派了33名第一书记和119名驻村工作队队长,举全县之力投入脱贫攻坚。
(二)实施建档立卡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县已完成农村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58人,2015年,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动态调整,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11人。做到了精准识别到人,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创造了条件。在优化驻村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扶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扶贫开发新型模式,为“十三五”扶贫工作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多措并举推进扶贫工作
围绕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开发重点工作,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温饱问题明显改善。
1、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5年,我县通过分散搬迁方式共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人口54户147人。
2、产业扶贫进展顺利。我县产业扶贫主要思路为“政府贴息+公司担保+合作社贷款+贫困户获利”的扶贫模式,县财政列支专项扶贫资金,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由贫困群众为成员的合作社,从信用联社获得政府贴息贷款,全部用于肉牛养殖、能繁母牛养殖、干果加工、羊养殖、良种繁育等扶贫产业发展。
3、整村推进成效显著。结合优势产业布局和推进村的自然条件及生产需求,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实施产业开发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畜牧养殖、植树造林等,重点实施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建和产业发展项目。
4、教育扶贫有序开展。通过教育扶贫、雨露计划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70名,投入资助资金22.1万元,有效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了其家庭负担,避免了因上学而再次返贫的现象。
经过各项扶贫措施的实施,2015年全县共有3161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结合易地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医疗扶贫、兜底扶贫等,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减贫3161人,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历史、自然等制约瓶颈尚未彻底破除,精准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全面小康任务极为艰巨。主要制约因素有:
一是面广、程度深。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人口、农村五保人口,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贫困人口遍布13个乡镇、149个村。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措施分类,在现有6511名贫困人口中,因病、缺少劳动力、缺技术的比重较大。这些人群难脱贫、难巩固、易返贫,既是全县脱贫攻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脱贫奔康进程中最易返贫的关注对象。
二是历史欠账多,民生问题突出。我县贫困人口集中地多为偏远山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存在。贫困村内交通主干道等级低、路况差、保畅难,通镇通城道路缺乏;通信网络覆盖面窄、保障难,信号差;文化活动场所少,村民文化素质提高受限;医疗诊所量少质差,村民“小病不出门”仍无法全面满足。
三是自身财力弱小,资金筹措渠道少。县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基本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和投入,本级财政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少。
四是资源禀赋差,产业培育难。由于受资源限制,土地碎片化,规模较小,形不成特色规范种植业,土地收益低下,产业扶贫一定程度上受限。大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我县边远山区,劳力少、病患多,技能培训难、效果差,群众内生动力差。
五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主动跟进难。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群众受教育程度差,文化素质低,观念相对滞后,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生活期望值不高;技能较为低下,种植、养殖等采取传统经营模式,现代技术接受难,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差,吸纳力弱。
三、重要的机遇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 “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省委第十届七次全会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到了决胜阶段。全省上下既要清醒认识我省面临的突出问题,更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条件,特别是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为山西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广大干部积极作为,为富民强省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和作风保障,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主动抓住各种机遇,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坚持不懈,坚韧前行,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市脱贫攻坚大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市最大的政治任务,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全市上下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采取超常规的办法,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考核,咬定目标、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带领全市人民如期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县、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人口。
从文水县自身的发展条件来看,我县属于非贫困县,在地理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且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积极推动发展,县域经济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更好的改善,农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全县上下信心百倍,想发展、思进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氛围空前浓厚。
脱贫攻坚机遇挑战并存,我县围绕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抓住机遇,明确脱贫目标,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十三五”是脱贫工作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到2017年底我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聚力攻坚,扎实推进,确保按期实现脱贫目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以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依据,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结合文水县实际,全力实施“八大脱贫工程”,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确保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全县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县直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协同发力,构建全县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二)坚持整体谋划、统筹协调
调动行业、部门力量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聚焦脱贫攻坚任务,下沉工作重心,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流动。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
(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类制订帮扶规划,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
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以问题为“透视镜”。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
(五)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的理念,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六)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迎难而上、久久为功,走出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体,县直各有关单位同力协作,构建县、乡、村三级分级负责体制机制,全力实施“八大脱贫工程”,确保完成对建档立卡识别出的13个乡镇(办事处)149个村2635户6511名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目标任务。到2016年底,实现全县3000名贫困人口脱贫,4个贫困村有序退出目标;到2017年底,实现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整体脱贫、29个贫困村有序退出目标。2018-2020年巩固脱贫成效。
(二)具体目标
1、全面完成贫困对象减贫目标。“十三五”期间,根据贫困对象退出机制,围绕6511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的目标,分两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贫困人口脱贫计划:2016年 3000 人,2017年3511人,2018-2020年巩固脱贫成效。
——贫困村退出计划:2016年4个村,2017年29个村,2018-2020年巩固退出成效。
贫困人口脱贫计划表:
乡 镇 |
2016年 |
2017年 |
合 计 |
马西乡 |
300 |
1988 |
2298 |
苍儿会 |
450 |
288 |
738 |
凤城镇 |
160 |
118 |
278 |
南安镇 |
453 |
187 |
640 |
南武乡 |
300 |
121 |
421 |
南庄镇 |
300 |
210 |
510 |
孝义镇 |
150 |
204 |
354 |
胡兰镇 |
300 |
170 |
470 |
西城乡 |
80 |
91 |
171 |
下曲镇 |
157 |
36 |
193 |
开栅镇 |
10 |
0 |
10 |
西槽头 |
270 |
78 |
348 |
北张乡 |
70 |
10 |
80 |
合 计 |
3000 |
3511 |
6511 |
贫困村退出计划表:
乡 镇 |
2016年 |
2017年 |
备 注 |
苍 儿 会
|
下庄村 |
陈家社 |
|
|
程家庄 |
|
|
|
付家庄 |
|
|
|
龙兴村 |
|
|
|
李家庄 |
|
|
|
林海村 |
|
|
|
崖底村 |
|
|
|
岳家庄 |
|
|
|
李家会 |
|
|
|
温家庄 |
|
|
|
寨子沟 |
|
|
|
下 社 |
|
|
|
海岸村 |
|
|
|
贺家塔 |
|
|
凤 城 镇 |
半峪村 |
河底村 |
|
靛头村 |
曹家山 |
|
|
|
牛家沟 |
|
|
|
苏家岩 |
|
|
|
集灵源 |
|
|
|
吕家山 |
|
|
马 西 乡 |
|
牛家垣 |
|
|
南武家坡 |
|
|
|
大南峪 |
|
|
|
小南峪 |
|
|
|
赤峪村 |
|
|
|
马西村 |
|
|
|
河西村 |
|
|
|
孝子渠 |
|
|
下曲镇 |
石永村 |
|
|
南安镇 |
|
北胡村 |
|
合 计 |
4 |
29 |
33 |
2、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通过抓关键环节,全力解决全县较突出的扶贫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实现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有宽带网;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解决。二是推进产业扶贫工程,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三是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有合格村医的卫生室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实现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四是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到2017年底,全部完成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第三章 精准到户项目建设
根据省、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我县精准到户项目主要通过“八大工程”来实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一、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一)扶持对象与措施
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采取产业培育扶持帮扶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通过发展生产带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到村到户。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参与肉牛养殖、生猪养殖、果蔬农产品等产业扶贫实现脱贫增收,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推广“政府贴息+公司担保+合作社贷款+贫困户获利”的扶贫模式,进一步扩大帮扶覆盖范围,确保所有贫困群众及时足额享受产业获利,不落一人;开展贫困户“造血”能力培育,合理利用产业扶贫保底资金,引导贫困户开发形成劳务输出型、自主创业型和生活保障型三种模式;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积极推动马西乡马西村、河西村的畜牧养殖项目,尽快投入运营,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资产性收益;狠抓“一村一品一主体”建设,围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产业收入,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实现贫困村“五有”全覆盖;各个乡镇根据不同村不同的气候、土壤、产业、人文、区位等特点,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全力打造2-3个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扶贫先进典型。
(二)扶持效益
参与产业扶贫的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可通过该扶贫方式,产业收入增加,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内生动力增强,脱贫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一)搬迁对象与措施
对贫困群众难以实现就地脱贫的地区,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开展易地搬迁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县将主要通过去库存安置方式,重点对凤城镇曹家山、集灵源2个行政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合理分户安置、并规划好后续产业,真正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目标。
(二)扶持效益
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改变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渠道,提高其生活水平,确保搬得出且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三、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以就业为导向,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就业精准培训,抓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
(一)扶持对象与措施
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就业培训使其获得一技之长实现脱贫的群众,采取长、短期培训和转移就业帮扶的措施,实现其稳定脱贫。充分发挥就业扶贫的积极效应,对全县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当地或异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通过兑现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各项补助、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收集、就业推荐工作,开发本地就业岗位,深化跨区域转移就业合作。大力推进“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程,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扶持效益
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劳动力转移,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四、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一)扶持对象与措施
引导吸纳更多贫困村、贫困户参与生态建设,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地成为护林员、河道巡视员、村庄绿化管护员、末级渠系管护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落实好国家相关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保障相关区域农民的利益,规范兑现程序,完成国家补助资金兑现到户工作。推进生态建设项目落到实处,实现增绿增收互促双赢。完善贫困户参与方式、用工酬劳、收益分配、议标办法,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贫困户生态建设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管护就业方面,生态护林员岗位优先聘用贫困劳动力,抓好森林管护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区,明确管护和培育责任,做好林区、林边、坟边、路边、村边、地边、厂矿周边的可燃物清理工作,并对管护员实行动态管理,调整不能胜任管护工作的管护员,吸收更多有劳动能力贫困护林员。
(二)扶持效益
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行动,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实施生态建设扶贫行动,支持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通过让贫困群众就地成为护林员、河道巡视员、村庄绿化管护员、末级渠系管护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开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服务等,可增加当地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生存环境。
五、兜底保障脱贫一批
(一)扶持对象与措施
社会保障兜底是全面脱贫的底线,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如农村“五保”、特困老人等,要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到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的临时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避免“支出型”贫困;加大对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力度。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
(二)扶持效益
通过社会兜底脱贫保障工程,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让特困群体享受最低扶贫标准保障,使其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
六、健康扶贫脱贫一批
(一)扶持对象与措施
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人口,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健全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计划,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培训乡村合格医生;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特困户重大疾病治疗、县域内普通门诊挂号、孕妇正常自然分娩、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五免政策”,加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力度。
(二)扶持效益
通过实施健康扶贫脱贫一批,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贫困户的基本生存问题,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七、教育保障脱贫一批
(一)对象与政策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类资助政策,积极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作用,实现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政策帮扶全覆盖;同时,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幼儿,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中生,每人每年资助1250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小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高中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中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高等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当年普通高考并被录取、就读二本B类以上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接受一、二、三年级中职中技(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高等职(专)业教育(含普通大专、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等)的在校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0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在校期间均扶持(包含顶岗实习),实行应助尽助全覆盖。
(二)扶持效益
通过教育保障脱贫一批,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行应保尽保政策,确保其不因上不起学而退学,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
八、光伏扶贫脱贫一批
(一)扶持对象与措施
通过光伏扶贫增加33个贫困村中1039 户、21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充分利用国家光伏电价补贴政策,发挥文水县太阳能资源相对充足的优势、利用贫困村集体所有的闲置地块,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光伏电站,以“联村电站与村级光伏电站”为主,建设7273 千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大约 1061 万千瓦时,年发电收益大约 902 万元的光伏电站。
(二)产生效益
按照资金构成和效益分配方式,测算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户通过该项目预计年度可支配收入金额为 3000 元/年、可持续获益20年。共可解决1039 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脱贫的问题,并且可增加33个贫困村的集体收入。
第四章 全力补齐贫困村退出短板
一、基础设施建设
在认真分析我县贫困地区贫困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重点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民生,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
(一)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开通客运班车
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道路建设,优先覆盖贫困村、贫困人口,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问题。全面改善贫困村出行条件,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等问题。全县贫困村道路提升工程主要包括马西村—牛家垣、下庄—219省道等9条涉及11个贫困村36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
(二)饮用水符合地方安全饮水标准
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饮水工程建设,优先覆盖贫困村、贫困人口,实施安全饮水提升行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切实解决贫困村饮水问题。同时,积极实施贫困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建设,让贫困村村民长期用上安全水。
(三)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动力电
实施农村电网提升行动,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面解决自然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四)贫困户住房安全率100%
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率100%。并根据省市有关要求,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五)通互联网方面
加大农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通讯网络覆盖质量,着力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由联通公司承办13个贫困村光纤宽带网络的覆盖任务。
二、公共服务提升
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社会扶贫等公共服务建设,贫困地区要与全县同步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或捐助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设备、资助文化活动、按需定制公共文化产品服务。
(一)教育文化建设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认真筹划教育经费,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突出解决因学致贫问题。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学业;通过雨露计划、教育扶贫对贫困户子女实行应保尽保政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孩子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适龄儿童学前入园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且贫困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
(二)卫生服务建设
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一是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封顶线,减少贫困群众因贫看不起病、不愿意看病问题。二是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在县内县乡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三是对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24类重大疾病,努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四是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支付政策。五是努力提高全县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政府补助比例。六是适当提高贫困人口的大病医疗救助额度。七是实现全县村级卫生室全部达标,有合格乡村医生或职业(助理)医师。
(三)社会扶贫建设
1、企业结对帮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参与我县扶贫开发。积极鼓励各企业开发爱心工作岗位,设立保洁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吸纳和安置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上岗工作,增加工资性收入。
2、社会捐助帮扶。一是以帮扶贫困人群为着力点,重点开展定点定向捐助共建活动,把捐赠资金用于我县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引导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全县重点推进的扶贫项目和扶贫工程,向惠及民生的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和危房改造等项目倾斜。二是支持各级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开发,结合帮扶工作,开展好“助学”活动,对符合帮扶救助的贫困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给予一定额度的助学金;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大学生结对帮扶,实现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三是引导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开展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
(四)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出台我县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办法等措施,壮大我县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或不足1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力争到2017年底,全县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突破1万元。
第五章 创新精准脱贫机制
一、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机制
推广“政府贴息+公司担保+合作社贷款+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扶贫模式,大力推进“四位一体”(“政府+银行+实施主体+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持续获得资产性收益。
(一)创新帮扶举措,大力实施产业脱贫
产业脱贫主要通过贷款贴息解决脱贫问题,县财政列支专项扶贫资金,对贫困群众予以贴息贷款扶持。
1、贷款方式。贫困群众在获取贴息贷款时,需以合作社的形式,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担保。担保公司要与由贫困户组成的合作社法人签订贷款资金使用协议,同时,合作社法人要对贫困户做出贷款资金使用计划的书面承诺,形成“企业+金融+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贷款资金能用于产业发展。
2、获利方式。担保贷款由担保公司全部用于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规范发展产业并分红,如果年度结算时合作社盈利,则对成员进行分红,如果年度结算时合作社出现亏损或分红后没有达到脱贫线,则由担保企业进行保底。贷款本金全部由担保企业偿还,贫困户只享受分红或保底物资(资金),不承担本金偿还及资金使用风险。所有分红和保底物资(资金)都以生产资料(或资金)的形式发放给贫困村或贫困群众,用于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脱贫,确保物资(资金)专项使用。
(二)积极促进金融扶贫,大力实施小额信贷
切实发挥金融扶贫作用,制定出台《文水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细则》,成立县小额信贷工作领导组,通过采用“政府+银行+实施主体+贫困户”四位一体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工作模式,大力实施小额信贷工作。
二、返贫预防机制
扶贫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宏大艰巨的社会工程。短期“输血式”脱贫已不容易,防止返贫则任重道远,亟需从建立机制、刨掉“贫根”上下功夫。一是创新结对帮扶。探索建立结对帮扶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增强专业技能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脱贫户在“结对”中学到真本事,得到真实惠,增收能致富。二是产业带动帮扶。针对有劳动力且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家庭,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和涉农资金支持,实施技能提升培训,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内在动力(如种植业、养殖业等有积极性),因户施策,因户施教,因户投入政策性资金,改善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脱贫户产业发展的自身能力和必备条件,充分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内动力,促进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真正意义上实现扶贫开发,脱贫致富。三是财产性增收帮扶。大力开展脱贫户劳动力就业引导工作,积极引导脱贫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脱贫户工资性收入。四是政策保障帮扶。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给予财政政策扶贫巩固期,以防返贫。对全县脱贫户进一步梳理分类,将确实有智障、痴呆、残疾等无法帮助发展对象,全部纳入低保、医保等兜底范围。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医疗政策,确保群众看得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适当加大临时救助措施,落实自然灾害、意外伤亡救助措施,着力减小脱贫户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伤亡的损失。
三、社会扶贫机制
一是以帮扶贫困人群为着力点,重点开展定点定向捐助共建活动,把捐赠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引导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全县重点推进的扶贫项目和扶贫工程,重点选择惠及民生的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和危房改造等项目。二是鼓励各级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开发,结合帮扶工作,开展好“助学”活动,对符合帮扶救助的贫困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给予一定额度的助学金;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大学生结对帮扶,实现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三是引导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开展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
四、项目资金监管机制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安排部署。将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监管作为抓脱贫成效重要举措,主动研究部署,加大措施积极推进。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省、市、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做到“组织到位、责任明确、专人落实”,全力抓好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管理各项工作,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公开,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建立扶贫资金公示制度,对补助类资金的补助标准、补助对象、补助金额等信息以及扶贫项目的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建设地点、实施期限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并通过微信、广播、扶贫宣传一卡通等形式下发到农户,让农户知晓政策,心中有数。切实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转结余专项检查工作,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和约谈机制,督促重点贫困村和其它扶贫任务较重的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和资金使用绩效。四是严格执纪,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权责匹配、运行规范、管理到位的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严肃查处扶贫使用管理中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对资金使用过程中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一律从严处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选派精兵强将,充实扶贫工作力量,各乡镇配备专职扶贫副乡(镇)长和扶贫工作干部,坚持以上率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聚焦脱贫攻坚任务,下沉工作重心,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流动。
(二)结对帮扶机制
加强全县脱贫攻坚“三支队伍”建设力度,发挥好包村干部、帮扶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作用,采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动态管理”的办法,点对点、面对面扎实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全县所有参与脱贫工作的干部及相关经济组织,对贫困户进行包扶,并且贫困户脱贫后,依然可以享受稳定脱贫帮扶政策。如所包扶对象没有如期实现脱贫,则相关包扶干部将不予人事上的调整和变动,相关企业将不再享受上级项目支持,直至所包扶的贫困户彻底实现脱贫。结对帮扶贫困村县直单位及相关经济组织,第一书记要真正沉下身子对照贫困村退出指标补齐贫困村短板,让所包扶贫困村如期有序退出。
(三)创新考核机制
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将增加脱贫工作的权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脱贫攻坚上,把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降低贫困发生率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内容。干部考核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考核制度,重点做好对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单位的工作考核,注重对包村领导扶贫成效的考核,对帮扶脱贫工作优秀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对没有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干部责令继续包扶脱贫,直至完成脱贫工作。通过严格考核,推动各级扶贫力量和各行业部门全面落实精准帮扶责任。
(四)建立投入机制
抓住中央和省、市加大扶贫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投入,不断创新扶贫投入机制。“十三五”期间,我县将以项目奖补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其他社会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确保扶贫重点问题得到解决。严格实施项目捆绑脱贫制度,相关经济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帮扶脱贫的贫困人数,待项目验收时,是否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将作为一项验收考核的重要因素。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施“六权治本”,筑牢纪律和法治“两条防线”,严格执行财政扶贫项目招投标制度,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和公告公示制度。要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效率,加大对扶贫滞留资金的督查和问责。要积极开展财政、审计监督检查,对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二、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一)出台实施办法
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县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工作小组,都要制定出台相关实施办法,确保脱贫工作落实到位。涉及脱贫项目的主管部门,也要出台对项目承载单位的考核办法,确保项目承载单位帮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各脱贫工程牵头单位要会同配合单位,制定切实有效的脱贫方案,并认真落实到位。
(二)落实包扶任务
为真正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县委组织部和下乡部门要对领导干部包扶贫困任务进行明确划分,确保责任到户、到人。县级领导干部要包扶到乡镇,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要包扶到村,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要包扶到户。针对包扶任务,各级各部门干部要及早行动,尽快与包扶对象对接,并各自建立扶贫工作方案及台账,认真记录脱贫工作开展情况和贫困户收支明细,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同时,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加强扶贫档案管理,做到情况明、底子清。
(三)开展服务指导
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指导镇村干部和群众按要求实施项目、发展产业,力争早日脱贫致富。各涉农部门要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群众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增强农民群众整体素质。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提供市场信息、农业信息和项目信息,促使更多贫困户走向产业致富道路。各职能部门要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统筹使用各种资源,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四)营造脱贫氛围
全县广大干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打好“攻坚战”,确保各项脱贫措施掷地有声、落地开花。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成效,使脱贫攻坚工作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总结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进行表彰,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监督检查
(一)强化精准脱贫政策落地的督查。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围绕脱贫攻坚出台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是否真正落地到贫困村、贫困户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的督导力度,随时随地对执行文件精神情况进行 “回头看”,确保精准扶贫政策、尤其是产业、搬迁、教育、医疗等政策到户到人。
(二)建立常态化督查工作机制。联合纪检监察、组织部、财政、审计等部门,把执纪问责、督查考核、资金监管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定期与不定期、专项与综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单独与相关部门联合等相结合的形式督导。既督查今年脱贫的贫困村、贫困人口,也督查去年脱贫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做到工作要求不变,工作力度不减,督查考核结果同等对待,确保高质量地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帮扶单位要责任上肩,任务落地,及时研究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格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扶贫办要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精准扶贫工作真督实查、严督严查,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
bet365体育 2017年10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