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01 19:10 大 中 小 来源: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3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山西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刘英魁,省文物局总工程师赵曙光,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频道总监许凌云介绍山西省“文明守望工程”进展情况暨大型文博栏目《文明守望》开播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2017年3月1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同时,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我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省文物局与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由黄河电视台承办的一档大型文博类栏目《文明守望》也即将开播。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省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刘英魁,省文物局总工程师赵曙光、省广播电视台黄河频道总监许凌云介绍我省“文明守望工程”进展以及大型文博栏目《文明守望》开播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晋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有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还有境外媒体的记者,欢迎大家。
下面,请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介绍我省“文明守望工程”推进一年来的进展情况。
雷建国: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山西省“文明守望工程”进展情况暨大型文博栏目《文明守望》开播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山西省文物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西文博事业发展的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文明守望工程”的进展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
一、“文明守望工程”的提出
在座的朋友们,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关注、关爱我省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大家知道我省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大家可能不清楚繁重到什么程度。我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13405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余40470处文物中近一半无人看护,那怎么办?这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仅靠政府是无法完成如此繁重的保护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利用中来。“文明守望工程”就是针对这一实际提出的,想法就是:坚持依法合规、社会效益为先、保护利用结合、投入受益统一的原则,通过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宣传引导,着力实施九大项目:一是“众手搭”项目,营造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二是“巨手擎”项目,推进文物建筑的认领认养;三是“妙手集”项目,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的创设和社会流散文物的依法收集、收藏;四是“巧手创”项目,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五是“千手护”项目,推进文物的日常养护、看护巡查;六是“小手托”项目,培养青少年对文物保护的兴趣和爱好;七是“顺手帮”项目,发挥文物保护志愿者的作用;八是“联手助”项目,促成被盗和流失文物的回归;九是“携手援”项目,开展文物保护交流合作。
“文明守望工程”就是九大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就是要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在全社会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点子出点子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
这就是我今天向大家发布的第一项内容。
二、围绕“文明守望工程”做了哪些工作
2017年3月,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下发了通知,向全社会发出了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文明守望工程”动员令,到今天整整一年。
一年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据统计,到今年2月底,通过“巨手擎”项目,全省企业和社会人士认养文物建筑(包括出资修缮)项目共计35个,其中已完工项目15个,吸引社会资金1200余万元,正在施工项目6个,预计投入970余万元,拟开工项目14个;通过“妙手集”项目,出资集资创办并完成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9家,目前,有多位藏家在向我们进行建馆咨询;通过“联手助”项目,流失近20年的榆社邓峪石塔从台湾回到了山西;通过“巧手创”项目,有多家文创、基金、金融企业与文博单位展开了对接,文创的坚冰正在渐渐消融。同时,“千手护”、“小手托”、“顺手帮”、“携手援”等项目也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意识不断增强,热情不断高涨,共保共享的合力正在形成。
省委省政府对“文明守望工程”高度重视,2017年9月26日,楼阳生省长要求:“像搞希望工程一样推进文明守望工程。”2017年12月30日,骆惠宁书记批示:“‘文明守望工程’有创意,应进一步推开,更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2017年12月31日,张复明副省长批示:“要落实好骆书记批示精神,文明守望工程要有新动作、大动作、实质性动作,扩大覆盖面、参与性和影响力,趟出路子,造成声势,塑造品牌,争取成为全国文物系统的改革标杆和亮点工程”。
这就是我今天向大家发布的第二项内容。
三、2018年“文明守望工程”的想法和思路
2018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文明守望工程”。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抓好“巨手擎”文物建筑的认养、“妙手集”民间博物馆的创设和“巧手创”文物单位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通过三项重点工作,形成“有规章、有政策、有项目、有活动、有机制”的工作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路子。
在“有规章”方面,要加大《山西省文物构件保护办法》实施的力度,配合省政府法制办完成《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文物规定》的政府规章立法工作。
在“有政策”方面,围绕文物建筑的认养、民间博物馆的发展、文创产品的研发,制定三十条具体的政策来跟进,确保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总思路落实做细。
在“有项目”方面,重点要在文物建筑认养、非国有博物馆创设和文物单位文创产品研发上,选择一些前景看好、条件成熟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在“有活动”方面,举办2次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集中签约和推介活动,组织召开各类现场会,与高校媒体等召开研讨会。
在“有机制”方面,积极探索文物建筑认养、非国有博物馆创设和文创产品研发的有效机制,组织召开各类现场会。
在“有氛围”方面,围绕“文明守望”主题和“走进长城”、“走进文物建筑”、“走进博物馆”三条主线,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手策划推出大型文博栏目《守望文明》。
这是我今天要发布的第三项内容。
总之,我们愿与社会同仁一道,不断推进“文明守望工程”,唤醒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找回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我们愿集聚一切正能量,保护和鼓励一切热爱文物事业的积极性,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接下来,刘英魁台长还要介绍由我们两家共同策划、奉献给公众的大型文博栏目《文明守望》节目的开播,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让文物所承载的民族记忆、文化价值、人文情怀、深入到百姓心里,实现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愿望,为培育、提升山西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山西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做出我们应做的努力。
谢谢大家!
马学英:
感谢雷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省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刘英魁介绍大型文博栏目《文明守望》开播有关情况。
刘英魁:
我们与省文物局共同策划、拍摄准备推出一档《文明守望》栏目,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之所以有意义,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个是作为山西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总书记的讲话,刚才雷局长也说了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第二,作为山西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聚焦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大家知道,我们山西省是“文物大省”、“旅游大省”。省委省政府鲜明地提出要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我们要通过这档栏目,推动文物和旅游、旅游和文化融合起来。第三点,作为山西省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我们山西的文物工作,特别是“文明守望工程”。我们要建立文物自信,换个角度讲文物的自信,国保级文物我们全国第一,让国保级文物活起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大文物活化力度,号召组织更多的社会人士来营造一种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氛围,参与到“文明守望工程”的社会潮流中来。所以我们共同推进这个栏目非常有意义。
下面我把《文明守望》栏目的基本情况简要的做一个介绍:
第一,从《文明守望》栏目的特点说起,是地方媒体和省级文物部门首度合作,在全国还是比较少的。第二,我们这档节目值得期待,我们也想打造一档精品栏目,高品质的呈现,所有的景物都是通过高清设备拍摄,演播室搭建的舞美也是借力北京的专家,省里最好的团队,一砖一瓦,包括光影的呈现都很讲究,所以画面呈现不错。第三,这档节目是我们黄河频道的记者“走转改”精神,到长城内外,用心、用情,在严寒的氛围下拍摄。这档节目筹备时间比较长,但制作时间比较短,《文明守望》栏目记者足迹踏遍了大同、忻州、朔州、阳泉等长城资源比较丰富的四个市,特别是在大同得胜堡,摄制组冒着零下近30度的严寒,我看了第一季样片,当时雪很厚,有的地方没膝,在雪上走长城非常滑,非常危险。但是我们的记者还是很有奉献精神,有职业追求,用心用情拍好每一个画面,节目当中很多镜头也记载了我们媒体人对职业的追求,所以这档栏目也是值得期待的。
这个栏目的形式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档栏目全年共分四季内容:第一季十期节目主题是“文明守望(走进长城)——请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这是第一季的主题;栏目第二季将围绕“文明守望(走进文物建筑)——援手文物建筑,传承文化根脉”展开;栏目第三季将围绕“文明守望(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活起来”,把好故事讲出来”活动主题;第四季主题初步定为“文明守望走进文创世界——品文创之美展精品魅力”。每一季主题下面有一个评选,也是核心的体现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历史文化文物,都有很多感动的故事,我们设计有四个评选活动,嵌在每一季活动中,第一季开展“山西最美长城卫士”评选,第二季开展“山西十大古建认领人”评选,第三季开展“山西十大镇馆之宝”评选,第四季将开展“山西最佳文博创意产品”评选。文物也有一个产业链,文创产品也能进入市场,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拍摄文创产品的环节,文博创意产品的评选。每一季产品有主题有评选。
整个四季节目都是围绕我们身边的感动的人、感动的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在第一季当中有不计报酬、几十年如一日守护在长城沿线的文保员,有自掏腰包、义务守护长城的退休职工,有憨厚朴实的长城脚下的百姓,也有既有责任又有义务也有使命也尽责担当对长城文化喜爱的县区领导干部,还有痴迷长城的摄影师、研究者,更有父子两代保护长城的忠诚卫士,都是很鲜活的人物。第二季当中我们初步选取了有退休工人、退休教师,常年守护文物默默的坚守;有老红军、老战士、知青慷慨捐赠,回馈当年挥洒热血的养育之地的感动;有社会企业家投资、支持文物保护。有文物保护者,倾注力量和心血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先进事迹;有社会人士潜心研究,不求名利的淡薄之志。在第三季里通过博物馆馆长讲述“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包括文创产品怎么策划,怎么形成,怎么推广。整个四季节目有温度、有深度,用媒体的话说是冒着热气,都是故事呈现。这是整个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推介一下我们《文明守望》这个栏目,每一季选择四个人物,请四位嘉宾,都是文物界专家学者,另外我们也兼顾传媒特点,请了全国知名学者,比如说今天我也给大家透露一下,关注《百家讲坛》的都非常熟悉历史学家、北大历史学博士蒙曼,对隋唐史研究、女性在历史当中的研究很有建树,我也听她讲隋唐风云,里面介绍了很多在我们山西大同朔州的一些故事,口才非常好,包括《中国诗词大会》都是点评嘉宾,非常有才华,口才也非常好的一位嘉宾。第一季当中还还邀请了著名历史学者毛佩琦,他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是人大历史系教授,毛老师专攻明清史研究,他是明清史协会的会长,对历史知识掌握的非常深厚,口才非常好,有近百篇的专著和论文,是全国著名的学者。第三位我们还请了嘉宾董耀会,他是河北人,是长城学会副会长,全国著名的长城专家,一些国外政要来访问,去长城参观,是首席长城讲解员,而且他从1984年到1985年,用一年的时间,从长城的山海关到嘉峪关全部走完,他对长城实地考察潜心研究,他也非常熟悉我们山西内外长城。在三位嘉宾的选择上我们也下了一些功夫,这也是我们值得期待的一方面。栏目的基本情况就是这些。
最后,做一个广告,3月31日,周六晚上八点,黄河频道黄金时间,周播节目首次推出,请大家持续关注,《文明守望》栏目,我们不见不散。
马学英:
感谢刘台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问答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赵曙光总工程师,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过程中,省文物局还有哪些具体的工作?
赵曙光:
“文明守望工程”是山西省文物局一年来力推的工作,也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第一是文物的保护。山西省的文物数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特别是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压力山大。第二是文物的安全问题。因为我们财政投入、设施配备、人员配置等较少,现存不少文物建筑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的“文明守望工程”,就是要动员社会力量来更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合力。
下一步,“文明守望工程”九大项目中,主要开展的有:“众手搭”项目。就是刚才雷建国局长、刘英魁台长讲话中提到的《文明守望》栏目。通过媒体的宣传,了解有哪些人在为文物保护默默的付出,让全社会来了解我们的文物工作,提高全民对文物、对文物背后的故事、对附着在物上人的精神的认知;在于让社会公众能够走近文物、了解文物,寻找与他们自身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近而爱上文物,尊重那些为我们守护民族的文化基因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巧手创”项目。要依托文物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希望把现有的文物资源转化为助力山西转型发展的动力,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去努力。
“妙手集”项目,通过我们前期的调研,部分社会藏家对非国有博物馆创设方面的政策非常关注,而且周边的省、市已经拿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我们也已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前期也与国土、税务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几易其稿,希望能在4月份正式出台。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雷建国局长,在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还将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雷建国:
一是抓安全。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生命线。文物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其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讲的都是文物安全。下一步,省政府将召开全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暨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要打三年,连续打击文物犯罪,我们全省文博战线的同志要围绕怎么落实好会议精神,开展相关工作。我们也欢迎媒体的朋友们发挥发挥公信力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和我们一道,来发现问题,监督、督促,共同推进文物安全工作。
二是抓人才。人才是做好文物工作的根本和核心竞争力。大家都知道,山西是文物大省,但怎么变成文物强省,关键是靠人才。今年,我们要打造三方面人才:一是高层次领军人才。主要和北京大学合作,对考古、博物馆、古建三方面人才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二是技能型技能人才。和杭州大学进行合作,围绕彩塑壁画等具体的专业。三是复合型管理人才。主要和省委党校合作。通过三方面的人才培养,提升我省文物工作的科研能力和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同时,我们将再山西博物院开办“文博大讲堂”,来提升全省文博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也欢迎媒体朋友在每月的8号到18号在山西博物院来聆听“山西文博大讲堂”。
三是抓展览。展览是文物工作的窗口和平台。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就要精心策展,推出好展览。今年,为配合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中的长城板块,山西博物院将推出“长城内外”大型展览;为配合全省的转型发展,由省民俗博物馆推出“问酒——山西酒文化展”;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由太原市文物局牵头,推出“飞龙在天——天龙山石窟数字化复原国际巡展”。通过展览,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欢迎大家光临指正。
四是抓基础设施的提升。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年,我们和太原市政府合作,在明太原县城建设山西博物院分馆——晋阳赵卿博物馆、山西省考古基地和山西古建艺术博物馆。通过基础设施的提升,推动山西文博事业的发展。
山西新闻网记者:
刚才刘台谈到了山西广播电视台非常重视文化类的节目以及开办《文明守望》栏目的意义,我想了解一下作为我省第一个和省文物局合办的文博栏目,有什么特点?另外这档节目里有四大类评选,这些候选人怎么产生的?评选如何组织实施?
许凌云:
一、首次搭建媒体平台,深入推进文明守望工程。节目内容、形式与调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也体现了文物系统走出象牙塔,面向全社会、发动全社会力量的视野和决心。大家都注意到了,雷局长在他的讲话里,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作为今年文物局工作的重点。这档节目其实是搭建了一个文物局和广大社会力量连接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根据今年的重点工作,策划了系列节目。比如:“请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它的背景就是省长楼阳生提出的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长城的旅游开发,文物保护是载体,所以我们在为文物局策划这档节目的时候,就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做的。
二、首次系统呈现文博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以人物讲文物,进行影像梳理和系列呈现,展现文物大省的博大精深,生动普及文博知识。怎么让文物活起来?长城那么长,我们可以以纪录片,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示,但是我们这次选择了人。因为长城是活的,它活在守护者心里,它活在长城人家。我们希望通过遴选的人物身上的故事,讲好山西的文物故事。同时也向社会展示如此深厚的,深入民间,深入百姓骨髓里的文物保护的意识。山西能成为一个文物大省,和社会各界在文物上的情怀,也是密不可分的,用人物讲好山西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以人来带物。过去我们经常是见物、见景,不见人,这次我们恰恰相反,是挖掘人物,比如:我们第一季走进长城,就是第一次邀请这些常年守护在长城边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年才挣几百块钱的文保员,走上了文物保护的大舞台。中国长城协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在演播室录制现场激动地表示,这在全国也是第一家。
三、首次以文明守望的视角,对山西文博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文物工作是非常严谨的,过去我们山西台做过《天下寻宝》民间收藏鉴定类的节目。这次做在文化的严谨性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邀请全国文博界的一流专家,汇聚到我们的栏目中,增加文化的底蕴。
四、首次全媒体全方位立体传播,节目与活动连动、线上线下、大屏小屏互动。在做节目的同时,我们配套一些活动,连接起了文物局和广大的社会力量来共同推动文物工作。比如线下配套四大活动,这四大活动都是在文物局的指导下,我们集结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山西首次进行“山西十大最美长城卫士”、“山西十大古建认领人”、“山西十大镇馆之宝”“山西十大文博创意产品”等评选。
五、首次评选文明守望各类人物,动员组织社会广泛参与。上述四个评选是由山西省文物局的相关协会和山西广播电视台共同组织,黄河电视台负责具体实施。我们四个评选的候选人,都是通过文物系统推荐、民间协会、团体等推荐,经过层层筛选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我们也欢迎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为我们推荐候选人。通过这次的发布,也是向社会各界昭示我们要做的这些内容,广大的观众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人物的线索,可以参与人物的评选,可以参与我们节目的录制,还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投票,成为我们文物保护的志愿者。大家可以拨打我们黄河台的热线8881890电话推荐,也可以登录《文明守望》微信公众号推荐。我们全年的评选,将采取微信投票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观众可以登录《文明守望》微信公众号,进行微信投票,我们也将邀请省内权威专家,对这些候选人保护文物的事迹做出科学评估、公正判断,并且将邀请公证处的同志,做现场公证,确保评选的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年终进行颁奖。
我们要传递的核心的价值观,不仅要让人去了解知识,更是要了解文物是民族文化、文明传承的载体。面对文物,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同时也是一面镜子,它在关照着我们当代人,在滋养着我们当代人的精神和心灵。所以我们希望这档节目是有温度的节目,而不是冷冰冰去讲历史的节目,所以我们会选择人物,和现代人的精神相呼应。比如:走进长城,我们保护的不仅是物质的长城,而是要凝聚社会力量,凝聚人们的爱国情怀,更深刻地去理解中华文明、多民族融合的文明基因,和百姓坚韧不拔的家国情怀,人的精神和文物所内涵的承载的文明的基因是我们更为重视的,这也正是《文明守望》的初心所在。
马学英:
记者提问到此为止。
非常感谢省文物局、省广播电视台的4位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省政务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